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短評] 台灣歌唱選秀 總冠軍大戰

##ShowAll##台灣的歌唱選秀節目熱潮一直持續至現在,三年多前中視首推的「超級星光大道」紅遍大街小巷,充滿話題性及娛樂性的節目內容,加上大眾媒體不斷宣傳鼓吹,針對一般人「從眾」心理做訴求,其結果相當成功。但是,撇開這些媒介的玩弄與操控,我想節目能夠成功,最主要還是歸功於這些參賽選手的歌唱水準和個人特質,從原本的街頭素人,經過幾個月的比賽和磨練,就能有近乎線上職業歌手的表演,唱出一首首打動人心的好歌。

選手個人和電視節目的知名度就此打響,所以,越來越多人也紛紛開始懷抱著「明星夢」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讀書會正式成立

閃亮亮讀書會之「菁英沙龍」正式成立

相信經過接下來四、五個月的努力

我們都可以考上理想的研究所

加油 加油 加油

兩位女孩如果有不熟悉google的介面還是使用上有任何,再跟我說唷^^
(登入gmail之後上方的「日曆」和「文件」內都有訊息)


其實這篇主要的目的是想看你們有沒有加入成功啊?
有的話就留個言,簽到一下吧!哈哈!

[傳播理論] 議題設定理論

議題設定理論 agenda setting


議題設定是大眾媒介對於公眾的可能效果之一,意指大眾媒介透過新聞報導,可能決定公眾「想些什麼」或「討論什麼」議題。

議題設定的效果 – 媒介對某事件的報導,相對地會影響公眾對此事件的關注程度與看法。

McCombs&Shaw – 假設大眾媒介對選舉議題的報導會影響選民對這些議題的態度顯著程度(salience of attitude)。

McCombs 議題設定效果的模式:知曉模式、顯著模式、優先模式。

媒介對選舉新聞不同的強調程度與閱聽人對這些議題不同重要性及顯著性的判斷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關聯性。

Long – 報紙是設定區域性議題的主要促動者;它能決定人們談論什麼話題,怎麼看待一個事件,以及怎麼處理一個問題。

Lang&Lang – 大眾媒介使得人們注意某些事件,它們建立了政治人物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它們對事件的報導,經常影響大眾對些事件的想法、認知與感覺。

Cohen – 媒介或許不能很成功地告訴人們要「怎麼想」(what to think),但它卻能很成功地告訴人們該「想些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

有限效果論→ Klapper – 大眾傳播通常不是造成閱聽人效果的充分及必要條件,它必須通過一連串的中介緩衝體才能發生作用。

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人是主動的知識尋求者。媒介對閱聽人認知的影響可能要比對態度的影響來得更重要。

行為主義的「刺激與反應論」與傳播效果有限論關心的恰好是短期內態度改變的效果,而認知心理學與議題設定關心的則是長期認知的塑造效果。

Funhouser – 蓋洛普民意測驗 – 民意對事件重要性的認知與媒介對事件的報導量之間有很強的相應關係。(是媒介報導設定了民眾對議題重要性的認知,還是民眾興趣決定了媒介報導些什麼樣的議題?) – 媒介的報導與社會現實之間不太符合。

McCombs&Shaw第二次研究(查洛特)、Iyengat實驗研究,(連續調查法法 panel) – 媒介確實有塑造選民議題的效果。

引爆效果(priming effect) – 媒介刻意強調某些議題,導致選民原本評估候選人的標準產生改變。

是誰設定了媒介的議題?媒介組織or容易近用媒介的公眾人物?

議題設定的條件(Winter):
媒介屬性
一、議題性質(強制性還是非強制性)
二、媒介對議題報導時間的長短
三、議題或事件的地理接近性
四、媒介訊息來源可信度的高地
五、媒介的影響力
閱聽人屬性
一、媒介暴露頻率
二、人際討論
三、閱聽人需要引導的需求(切身性還是非切身性)
四、人口特質
五、人格特質

議題近身性(obtrusiveness or issue)可能是決定有無議題設定效果的主要因素,亦閱聽人越無法親身體驗的事件,越依賴媒介提供資訊。

時間延滯(the time lag) – 媒介所設定的內容要經過多久才會對閱聽人的認知產生影響?(最佳效果時距optimal effect span)

議題建構(agenda building) - Lang&Lang水門案期間媒介與民意之間的關係。媒介議題在成為公眾議題之前,必須經過一段時間與一些階段。(戴然P.176、翁媽P.157)

Funhouser研究發現尚有五種機制會影響媒介對某事件的報導量。(戴然P.174)

Weaver認為每個人對議題的「需求引道(need for orientation)」程度不同,所以議題設定對每個人的影響程度也會有所不同。事件對個人的切身程度及個人對此事的不確定程度越高,則此人的需求引導程度越高。

結論:媒介並非一面能夠反映出社會的本來面目的「鏡子」;媒介比較像一具探照燈(spotlight)只是它探照的所在,常常會受特殊利益團體、假事件以及新聞記者本身的習慣及訪談模式左右。


羅世宏 –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翁秀琪 –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下次主題:涵化理論→沈沒螺旋理論。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電子媒介] 第二單頻網的開放

關於未來第二單頻網的開放,以下是筆者的論述:

數位時代的來臨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通過廣電法修正案,無線五台類比頻道2011年底收回後,代表著正式迎接數位時代的來臨。而無線五台仍各自保留二張標準畫質數位電視(SDTV)執照,加上政府計畫明年將開放「第二單頻網」,釋出五到七張無線數位電視執照,若採用高畫質HDTV技術播出,一張執照就是一台,如果採取SDTV技術,每台頻寬可壓縮成三至四個頻道,總數最多就可增加至二十八台;NCC希望藉此形成無線電視收視平台,抗衡既有有線電視系統。

頻道採拍賣制,商業電視台可進入

國內的有線電視平台業者近年來形成資本化、集團化,造成市場的壟斷,頻道業者、商業電視台彷彿一把刀子架在喉嚨上般任由宰割,第二單頻網的開放可以改變這不正常的電視生態環境。依據調查,一般民眾習慣收看頻道數大約15至20個,可考慮將觀眾喜歡收視的各種類型節目,吸引到無線數位電視上。無線數位電視即可成為消費者另一選擇,具有和有線電視平台進行競爭的條件。

高畫質無線數位頻道,使用者付費

無線頻譜雖屬稀有公共資源,但這幾年台、中、華、民四台普遍處於虧損,公共電視依靠政府的補助和財團的捐贈,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往往在製作戲劇節目上就必須多方考量符合預算成本。若將來增設「HDTV高畫質無線數位頻道」提供高畫質的戲劇節目,民間業者也可參與競標,在頻道上提供高畫質電影、運動賽事等,收費方式比照有線電視、MOD,呈現更多元開放的電視生態。

由於頻道稀有論的規範,未來對於無線數位電視的評鑑審查、換照條件都應更嚴格地去執行。

PEG接近頻道的規劃,使民眾接近使用權

台灣雖然有近用頻道,但是民眾的使用並不普及,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個頻道。在未來七張執照中,至少發一張公益執照,讓一些公共團體、民間團體有發聲的管道,同時利用此頻道提供公益性、藝文性、地方性、社教性的節目,以「公共利益」為最主要的出發點。

延伸閱讀:

自由電子報:無線數位電視 明年釋照7張
NCCWATCH:社論-開放數位無線電視頻率應有配套規劃
NCCWATCH:NCC大拍賣 30無線台 反制有線台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傳播理論] 傳播效果論三階段

傳播效果理論(閱聽人研究)基本上分成三個階段:

1920-40S: 傳播萬能論(子彈理論bullet theroy: 大眾媒介的訊息能夠直接打到閱聽人,而且他們是無從選擇,應聲而倒。)

Lagarsfeld 兩級傳播(哥倫比亞學派)(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
Hovland 耶魯學派(說服性研究)(Rogers之恐懼訴求)
Rogers 創新傳佈理論(關鍵眾人理論): 知曉→說服→決定→執行→確定
Lewin 媒介守門人研究(組織>個人)
Cantril 火星人進攻記研究

1960S: 傳播有限論(Klapper): 最小效果法則

1960S-至今: 中大效果論

Knowledge Gap 知溝
Use & Gratification(Katz&Blumler) 使用與滿足
Agenda Setting(Mccombs&show) 議題設定
Cultivation(Gerbner) 涵化理論
Spiral of Silence(Noelle-Neumann) 沈默螺旋理論
民族誌\社會依賴\社會依附\文化指標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傳播理論聖經本



最近又多添購一本傳播理論的書(紫皮那本),作者是國際知名的傳播學者-McQuail(政大新聞所陳芸芸譯),整本書相當的厚,內容相當地完整,翻閱了一下目次,大致上是依照SMCRE(註①)的方式編排,盡量參考不同學者所提出的傳播理論實證,內化出自己的看法,有助於應付考場上各種不同的難題。

黃皮這本是政大新聞所所長翁秀琪教授的著作,內容解析相當清楚,有助於觀念上的釐清,尤其是閱聽人研究(註②)、傳播效果、沈默螺旋理論(註③)寫得相當清楚,但是出版時間相對於較早且沒有再版,所以關於全球化、新科技等書裡頭就看不到了。

這兩本傳播理論的書籍可以說是各個大學傳院必讀的bible喔!

最底下那本是馮建三教授(政大新聞所教授,是國內研究政經學派的代表)翻譯的一本關於自由傳媒與民主一書,結合法學、政治理論、經濟學的佳構,進而展現各種傳媒商品其性質。在老爸學校的出版社的書單裡面列出,很便宜就順便買了。

回想起大學生活,資訊工程4年的求學生涯(許久不見的老友說我們是只有0與1的單細胞體),幾乎沒有完整唸過一本原文書,淡江資工老師選的書也跟其他學校與眾不同,唯一一本的bible就是作業系統的恐龍本,也是我唯一有拜讀的一本,還有就是網路概論(是我成績單裡面最高的學期成績:98)。Linux、演算法、資料結構一些該念的都沒有念,渾渾噩噩地拿了Engineer的學士。


註① SMCRE分別是Source、Message、Communication、Receiver、Effect,是傳播理論的基本範疇。

註② 「閱聽人」,就是所謂的消費者,社會科學研究者把所謂的消費者稱為閱聽人-Audience。

註③ 大眾媒介造成閱聽人接收效果的影響,藉由媒介的鼓譟導致於市場中大者恆大、弱者更弱的結果,原屬部分少數的人沈默了,就是所謂的「沈默螺旋理論」。翁媽是國內研究沈默螺旋理論的權威,因為其提出者-西德諾爾紐曼就是她博士班的指導教授啊!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傳播理論] 大眾文化是什麼?

相較於法蘭克福學派代表Adorno對於大眾文化的批判,斥折當代大眾傳播內容是粗劣的大眾文化,品味低落,閱聽人基本上是被動的,任由被宰制的,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體制底下,商業Business是其唯一目的。更是以「文化工業」一詞取代所謂的「大眾文化」。

筆者認為「品味文化」用來形容大眾文化就顯得較為理性許多,從品味分析,每個人有自己的藝術、文學、音樂以抒發不同的審美觀與價值觀。而社會學家布迪厄(Bourdieu)所提出的「文化消費論」,是認為閱聽人自己具有本身的文化資本,結合經濟資本、社會關係、教育程度等,不斷轉化、累積形構成其特有的文化品味,也就是所謂的「文化習癖」。

民眾憑藉著「習癖」來認知、解讀和評價文化品味。它是主觀和客觀、認知和實踐交互作用的結果。藉由文化的再生產,買不起starbucks也可以買杯city cafe穿梭在人群之間;買不起歐洲奢華室內設計家具也可以到IKEA享受到歐式風格的各種家具;不是說你看壹週刊就是低俗而我看天下、遠見就是極為高尚。閱聽人是可以被階層化,媒介只是閱聽人被區隔化的工具罷了。

大眾文化不是菁英文化,不是只有「付的起」的人才可以享有文化,享受個人的生活風格。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傳播理論] 你是賽伯人嗎

在課程還沒全部結束,而且沒有培養出該有的論述能力前,暫時還不會寫新聞議題或者傳問社問,這是我之前在部落格寫的一篇關於創新傳佈裡面提到的「賽伯人」。


你是賽伯人嗎?

什麼是賽伯人(Cyborg)?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的普遍性,人類自我意識的主體性可能面臨消逝的危機。簡單來說,你是否生活於電腦開機與關機的模式,你是否在網路上呈現多重身份,當在MSN交談中才是真實的你,實際上面對面說話反而是虛擬的你,若是這樣的話,你已經是一個賽伯人了。

Cyborg這個名詞主要是由Clynes & Kline接合Cybernetic Organism 兩個字元所創造出來,最初代表的意義是一種經過改造的人體,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可以在太空中,藉由身體的改造而自然的適應環境的變化,並械機具讓身體自由。換言之,是希望藉由軟體機器注入身體之中,進一步延伸人類的感官能力(李嘉維,2002)古典的Cybernetic概念主要是在研究組織秩序的控制上,然而80年代,Donna Haraway(1985)重新解釋Cyborg概念,它擺脫古典的機器體取向,重新塑造Cyborg成為充滿可能性的混生物。Haraway認為,借重Cyborg可以向所有二元論傳統作挑戰,創造一個自由自在地游移在多元認知中的全新個體。

聽完這些學者說的話可能會覺得複雜。總之,賽伯人Cyborg就是人類和機械的混生物,也就是藉由Haraway的重心詮釋的「生物體」。

更有許多中外學者對於「賽伯人觀點」的研究。

(一)Cyborg主體性的模糊


承如上述以「生物體」觀點所歸納的賽伯人概念,可以發現賽伯人強調動物、機器、人間的模糊,它的主體性呈現模糊的狀態,且許多研究發現賽伯人的社會最終還會進行邊界重塑的行為,就如同真實世界複製到虛擬世界般。

然而,在此可以確定的是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不會是一個統一的世界,它會隨著賽伯人的學習過程,最終走向區隔與分化。例如在虛擬角色扮演中,網上的性別並不像真實世界只有男、女之別,而是可能同時扮演男人、女人、中性、無性,這就是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分類上的不同,即便它仍多少受到真實世界的分類所影響,但 空間特性的不同而保持差異性。

Turkle(1995) 研究虛擬化身時曾提出,未來真實世界不過是電腦諸多視窗下的一個視窗而己,這也是一種模糊的表徵,虛擬與現實併排,難以分辨出孰重孰輕,只有使用者的心智在其中不斷跳躍、摸索。

(二)虛擬與真實下的多重自我

正如Haraway的觀點所認為,賽伯人所在的世界是虛擬真實與物質真實的混合體,這正符合即時通訊使用者的主體特質,現實(真實自我)與虛擬(線上自我)界線的模糊,使即時通訊使用者的本體可以朝向多重而異質化的發展。
特別是結合MSN 軟體的功能之後(如下述所歸納的個人化/客製化功能),那種虛擬與現實混雜下,創造了人們對於世界進行控制的美好想像,科技成為各種事物新的文化符號,讓人們以為透過意志的權力,可以實踐控制世界的夢想。
於是人們漸漸不與他人直接接觸,而以建構一個私我的世界,讓真實的事物都以〝再現〞的方式呈現 (Turkle,1984)。

此觀點解釋部份即時通訊使用者之所以寧可沈浸在虛擬世界的自我中,去想像真實世界的可能,而不願回到真實世界的人際互動中,去體驗實際人生的挫敗感。

(三)身體器官的外翻

以「生物體」概念解釋即時通訊使用者所具備的Cyborg性質時,除了Haraway所認為的主體邊界的模糊以及 Turkle 所認為可以帶來自我控制世界的美好想像之外, McLuhan的「媒介是人體感官的延伸」一說,也同時說明在虛擬世界中的MSN Messenger 使用者如何藉由功能上的操作,而改變真實世界所賦予身體上的限制,在虛擬空間中獲得解放與自由自在的自我可能性。

--

的確,面臨這些問題,使用網際網路頻繁的我們似乎開始對於自己的身分產生了動搖,或多或少也開始對於自己在網路上的多重身分感到迷惑,因為現實的自我相對於虛擬多面的認同,彷彿正逐漸的消失當中。

同樣的,成為一個網路賽伯人也具備著許多理想的部分,我們的確獲得比以往更便利的方式進行著活動。只是身為網路高度使用者而言,我們必須更謹慎的使用著網際網路,包括資訊來源、參加各類社群身分等等。目前網路上相當流行所謂的「交友」的系統,也就是網域提供網頁空間置放個人資料以及照片,讓原本的交友方式不同於過去人對人交談的方式,而是由網頁所記載的內容來互相認識,人際關係的拓展也因此有了新的突破。但換個角度觀之,如同前面所述眾多學者的擔憂,我們正使用著另一種形式在表達自我,也就是藉由網路的再現,重新詮釋自我,而那個現實中的自己,面臨著重要性逐漸消逝的危機,而賽伯人便不再樂觀,因為發展到達這一步的時候,人們可能只剩下生理上的人類可供辨識,而內在的精神已經與網路結合一體,轉變成全然的機械人,而非賽伯人了。

我現在一天沒有電腦,一天沒有網路,我真的還不知道該怎麼生活呢?我真的是一個科技與網路的高度使用者。

其實,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你可能就已經是一個賽伯人了。

--

資料來源:

1. 新閱聽人時代?由賽伯人觀點看即時通訊功能與使用者自我意義間的往復 連結
2. 你是賽伯人嗎?連結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新居落成 - 後段流時代

在我還沒有找到主題來寫作

成為一個光靠ADs就有收入的部落客之前

我決定另闢一個新網誌跟我原本的呢喃自語和圖文攝影

ANTONY'S PHOTOLOG & WRITING做一個區隔

網址為 http://postantony.blogspot.com

未來我會專注在關於媒體和社會文化等時事議題、社論

順便練習我的論述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當然是結合我這兩個月所學的「傳播理論」運用在字裡行間

目的當然就是希望能為明年研究所的考試有所幫助

至於「後段流時代」?這個標頭我想了很久才想到的

既然從資訊工程系轉換到新聞傳播所,當然也就是後段流時代了

希望未來一週能發表一篇,每一篇都能有五百~六百字

成功是留給堅持到最後的人的


新居落成 - 後段流時代

歡迎光臨